<rp id="jgrae"><object id="jgrae"></object></rp><rp id="jgrae"></rp>
<button id="jgrae"></button>
  • <rp id="jgrae"></rp>
  • <rp id="jgrae"></rp>
    1. <th id="jgrae"><track id="jgrae"></track></th>

    2. <button id="jgrae"><object id="jgrae"></object></button><rp id="jgrae"><object id="jgrae"><blockquote id="jgrae"></blockquote></object></rp>
    3. 注塑模具設計,注塑模具制造,金屬表面噴涂,自動噴涂加工找杜弗尼工程機械(蘇州)有限公司
       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行業資訊

        行業資訊

        日期:2018-4-8 16:39:36 人氣:3683
            工業制造最重要的就是工藝和工差,而提升工藝、減少工差的關鍵在于機床。工業2.0時期是靠人,人操作機床,看圖紙操作,用卡尺來檢測加工部件。如果出了問題,人再重新上去修改。工業3.0使用數控機床,制造過程中人不用去做,由數控程序控制。不過,檢測時還需要人操作三維監測儀,并在發現誤差后,人工調整加工數據。因此工業3.0還得要用人。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工業4.0的突破在于用數控機床,加上全自動化的生產線,檢測用機器人,通過激光掃描系統掃描工件,實時通信實時調整。調整后的信息會被傳送給機床,機床將不斷再循環,再檢測。按照這種方式實時調整加工數據,在理論上工差可以做到很小。我們都知道奔馳寶馬好,正是因為它們工差控制得非常好,一般在一毫米之內。國產車的工差控制沒那么精準,可能有時候兩三毫米,甚至六七毫米。 

          中國的機床工業從2.0時代一直落后到現在。2001年加入WTO后,中國用服裝、襪子、紡織品等在全世界掙到幾萬億美元,按理說有足夠的錢做全面數字化升級。但在2001年至2009年間中國機床業并沒有注重研發,還是在買各種西方控制系統。當時一些地方政府和國企也不重視,認為低人工成本是我們的優勢,所以只抓招商引資,不抓技術升級。直到2009年,在國家的推動下,機床業才開始重視這個事情,此時中國工業水平大大落后了。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盡管存在如此大的差距,數控機床仍然是我國制造業水平提升必須啃下的硬骨頭。當前,我們研發的重心應該放在數控機床的核心控制系統PLC上。這個系統歐洲人研究了60年:從數控機床開始一段一段地發展,從機床控制系統到數控生產,再到數控工廠和數控產業鏈。我國才研究了五六年數控機床,急不得但也等不得,因為市場認可和完善還需要時間。當前最關鍵的是迅速吃透西方已有的技術成果,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研制。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更重要的是,我們亟需認識到工業4.0是數字制造技術的延伸,即工業3.0的延伸。4.0時代是數字經濟時代,數字工廠、數字工業、數字技術覆蓋了整個產業鏈,過去的數字技術只控制機床,現在控制到整個產業鏈,包括訂單乃至整個市場,幾乎覆蓋整個社會活動。(作者是歐盟H2020發展計劃-OASC項目中國區首席代表。本文整理自作者在新華都商學院“中國制造業專業升級研討會”上的演講)

        ? 2018-2021 杜弗尼工程機械(蘇州)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18016597號-1 | 技術支持:昆山網絡公司